首页
Home
行业动态
Nav
学习中心
Nav
政策法规
Nav
孵化项目
Nav
乡镇(街道)社工站
Messages
关于我们
Nav
通知公告
行业资讯
社工沙龙
继续教育
督导培训
初级备考
中级备考
能力培训
社工培训
中央文件
省级文件
市级文件
督导项目
培训项目
政策成果
机构孵化
政策文件
运营指导
典型示范
组织简介
组织架构
章程
规章制度
机构风采
年度工作报告
联系我们
搜索
王思斌: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两极突破-中间支撑”策略
发表时间:2022-02-17 17:34
作者:王思斌
▲关注
河北社工
,助力本土社工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央18部委、19部委联合发文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明显存在。“十四五”期间,社会工作要通过畅通和规范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工作的地位还应提升,作用还应更好发挥,社会认知度还应提高,工作效果还应增益。
笔者认为,
社会工作可以实施“两极突破-中间支撑” 策略,促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说通上层、强化基层、中间支撑”。
第一,说通上层。
我国的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社会福利)实行的是党政主导、社会参与的体制,社会工作在某些领域可以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被纳入党政主导的社会治理体制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党政领导的重视直接相关。
要实现社会工作的较快发展,就要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在其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将社会工作摆到应有位置。
这一方面有赖于促使各部门(系统)落实达成的共识,各部门出台发展社会工作的政策;另一方面要说明和展示社会工作在改善民生和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和作用,说通地方(基层)领导,进而得到他们的支持。
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干部培训。
要强化对各级党政干部的社会工作知识培训,增进他们对社会工作的进一步了解。特别要从高站位、长眼光和实际工作出发,阐明社会工作在改善民生、加强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实际作用,促进党政领导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的决定。
二是要用实例展示发展社会工作对促进基层工作的作用,使他们愿意通过发展社会工作促进当地(本系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强化基层。
强化基层就是进一步增强基层(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和工作绩效。我国现在已经有66万持证社会工作者,其中大部分在城乡社区和社工机构工作。持证在岗社会工作者是为民服务、协同政府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有生力量。这支队伍在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做好本职工作方面进行探索,做出了成绩。
但是,也有不少持证在岗者的社会工作专业意识不强,专业方法较弱,将社会工作运用于本职工作的能力不足,从而使得工作做完了,但并没有自觉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更有甚者,有的将获得社会工作师资格只作为获得岗位补贴的工具。这也导致如下一些现象:党政领导得不到社会工作能推助做好相关工作的信息,服务对象及社区对社会工作知晓度差,持证者在工作交流中说不出自己运用社会工作的经验,结果是社会工作没有得到各方的承认。
要实现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基层的实际工作抓起,提高持证者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
除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及其运用的进阶培训外,制定相关措施促使持证在岗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较浓厚氛围是必要的。
第三,中间支撑。
中间支撑也可以叫中坚支撑,是指资深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实务工作者作为中坚力量,在“说通上层、强化基层”上努力,促进党政部门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和认同,支持和指导一线持证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做好相关工作。
这里的中坚力量包括:多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参与社会工作实践的高校教师,有多年实践经验或成功创办社工机构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以及持有社会工作师证书、能自觉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从事实际工作的资深人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理论,有成功实践经验,与党政干部和一线社会工作者都有较密切联系。
这批中坚力量可以向党政领导提出符合实际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建议,可以总结一线工作者的经验、发现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或督导,能够在党政领导和一线工作者之间进行有效连接,在本土情境下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参与符合实际的社会工作模式的建构。
这种中间支撑对促进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在上述三个层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就实际可期。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2022
年
2
月上刊
分享到:
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
联系电话:0311-87760625
联系邮箱:hbshgz@163.com 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和平西路499号
分享网站
微信
新浪微博
QQ分享
QQ空间
复制网址